警方使用催淚彈 醫學期刊批評成分未明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12/08 19:04

最後更新: 2019/12/08 22:44

分享:

分享:

警方於大型公眾活動中,曾多次使用催淚彈驅散人群。(資料圖片)

反修例社會事件持續,警方於過去半年已施放近萬枚催淚彈。有國際醫學期刊的社論關注到,警方於市區人口密集的地方使用催淚彈,或影響醫院及鄰近住宅,醫生亦未得知催淚彈成分或風險,難以處理。

有傳媒報道,旺角一名居於劏房的單親母,向候任區議員求助,稱5歲兒子受催淚彈影響,手臂出疹;家中一直殘留催淚彈刺鼻餘味,近一個月未能重返單位居住。油尖旺候任區議員李國權認為,警方日後計劃如何應對示威活動時,應考慮對居民影響。

國際醫學期刊《刺針》的最新一期社論指,催淚彈已於香港被廣泛使用,現時未知其對健康的影響,認為應盡快建立系統性、透明而且健全的醫療紀錄,料有助評估及管理未知的健康影響,也可重建信任。文章稱,警民衝突令多人受傷,亦有醫生關注有示威者因被警棍或橡膠子彈,擊中頭部受傷,醫警關係也變得緊張。文章又提到,年輕人不再信任公營醫療服務,受傷也不主動求醫。

文章指出,警方使用催淚彈時,多位處市區、人口密集,或影響醫院及住宅,另外水炮車射出的液體,內含不明刺激物,再者示威者燃燒車胎或汽油彈等,種種也未知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。文章稱,倘醫生未能得悉內含成分或風險,難以掌握如何處理,以至向公眾提供建議。

責任編輯:吳卓峰